云顶国际

全球移民热线 400-123-4567
欧洲动态

欧洲领导人争相访华证明:已知道中国的终极目标和美国的拖不起

2023-03-27 03:44 作者:小编 浏览:

  云顶国际云顶国际俄乌战仍在持续,中俄的“背靠背”成为最热烈线的中俄会晤后,话题已达到舆论高峰。

  在此背景下,欧洲领导人争相访华,马克龙更是要带着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一同访问中国。欧洲高官一窝蜂地表态想来中国,很显然和现在复杂的国际局势有关。

  美国方面:中俄联姻的地缘噩梦摆在眼前。所以,美国在战争爆发前强烈要求我们加入对俄制裁,又在战事焦灼后多次表态:中国应对俄施压。随后,看似欢迎我方斡旋,其实是要操纵、控制舆论枷锁迫使我们劝降俄罗斯。近段时间,美国更是持续炒作我国军援俄罗斯,并在此次会晤后,官宣:中俄正试图撼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竭力叫嚣“中俄”,目的就是迫使我们为求自证清白而与俄罗斯划清界线。

  俄罗斯方面:开足马力,竭尽所能的争取中方支持,且多次渲染同中国已达成结盟关系,此次更对高层来访展现超高规格的安排,两国的联合声明也涵盖了诸多合作领域。莫斯科之所以如此迫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因为俄乌冲突而被北约打造成了西方世界公敌,转向东方已非当初其内心深处的权宜之计,而是当前民族为了生存的必走求生之道;二来,中国同样正面临美国所谓极限的战略压迫,与俄罗斯同样受到攻击,俄主动靠近美国主要对手的我方是最佳选择。

  针对美俄双方的心思,从国家利益出发,我方的考量:在本次俄乌冲突之初极为谨慎,主观不愿,也没有加入美国发起并主导的对俄全面围堵。同时,有意避免与俄方的过度捆绑。主要因为担忧战争的负面影响,且使用了在调解矛盾纠纷时经常用到的“拖字决”,等待冲突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避开了最激烈时期的舆论海啸。等矛盾各方和作壁上观的群众对战场内外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妥协后,再根据形势,寻找解决问题和利益的时机,拿出一举奠定世界和平主导地位的扛鼎之作。

  此次中俄会晤的大环境:西方舆论场上厌战声浪已有发酵蔓延之势,对政治选票影响极大;我们在中东成功促成沙特、伊朗的世纪性复交,首次在世界上以和平缔造者的光环出现。选此时会晤,能精准打掉,美国已煽动舆论污蔑我支持战争的负面标签,同时,引发国际社会对于俄乌战争合谈、促谈的正面期待,这为我们在之后与俄罗斯的整体战略合作,尤其是经贸协作扩展了更大的腾挪空间。主动权大幅度提高。

  首先,我们在世界上始终是不结盟国家,始终强调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是避免被美西方视作主动挑起新冷战旗手、为俄罗斯和其国家利益的所有行为背书。虽然不结盟,但确实是美国从头到尾促成了我们如今的亲密。

  回顾美中俄三国,就如同魏蜀吴的三国志,其形成之初,就源于魏吴的隔江而战,也就是冷战下的美苏的博弈对峙:

  第一,三国志中没有任一方能彻底击败另两方,也没有任一方会被彻底击败。即使起初,中国长期是最弱者,依旧借着功勋的“两弹一星”在魏吴之间绝处逢生,争取蜀国的生存空间;

  第二,三方之中至少有两方,其核心目标曾经都存在过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冷战时美苏阵营对抗、中苏地缘交恶,如今的中美博弈、美俄决裂等等。

  最后,三方的角色也不会永远固定。在冷战时代,我们是中美苏中的最弱方,美国本是最强方,但因先在朝鲜战场折戟沉沙,后有越南坟场严重失血,在1960年代末一度沦为次强方,苏联则顺势成为最强。但随后中苏边境交恶将我们推向美国一边,苏联遭遇了双线年代末深陷阿富汗战场,国力严重内耗,再度成为次弱方,在最强方的蛊惑下,顺势解体,形成俄罗斯,成为三国中的最弱一方。

  由上述分析可见,推动三国中的国运的动态前行,不仅最强、次强者有较大能量,最弱者亦有十足的发挥空间:最强将次强当主要对手、施加压力,次强便会拉拢最弱加以应对;最弱若受压迫,同样会寻求最强或次强的庇护,其选择也将影响三方博弈的过程与结果。

  随着近年中俄互动升温,三国志的运作逻辑十分明晰:身为最弱势方的俄罗斯相对大胆积极,我们则是在审时度势后,选择与俄罗斯携手,共抗作为最强者的美国。

  例如2014年3月克里米亚危机的爆发,便是起于俄罗斯不甘美国的长年打压,肆意侮辱。又见到美国已公开宣称视我为最大敌手、战略重心已确实转向印太,美国不可能同时开辟两条战线,同时对欧陆的乌克兰和亚太中国动手。且中国在遭受美国制裁必然会有等势应对,故而果断地进行了克里米亚的行动。

  危机发生后,美国与欧盟不支持乌克兰动武收复克里米亚,中俄则在2014年5月签订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东线年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联合声明,展现了初步的发展战略协作姿态。普京的战略目的达到。在此基础上,普京以8年前的经验为标准,选择了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分析普京的初心,其逻辑应与克里米亚危机时类似,即认为乌的抵抗意志相当薄弱,渗透瓦解成型,且北约与美国不会军事介入,俄罗斯虽可能面临相当严重的国际制裁,但中国不会一点不闻不问、坐视不理。

  而从结果来看,普京的规划略有失算,因为乌方并未被渗透瓦解,导致原本不看好的美国、北约纷纷介入,俄方也只好随之升级,进行二战后首次动员,至今亦没能结束战争;但在中俄关系的层面,俄方的预期基本达到,我们虽未军援、也不支持俄在乌克兰的领土主张,却持续深化中俄的战略协作。

  此次会晤双方签署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不仅在保持密切外交、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加强金融等各领域合作、还在积极推动我们核心“一带一路”问题上达到共识,将中俄的经济合作重点规划到了2030年 。

  综上所述,由于彼此相互需要,中俄升温乃是历史和时代必然。中俄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对俄罗斯来说,俄罗斯已远没有苏联时期的实力与目光,再加上当前的战争导致其不得不成为堡垒经济,短时期内要摆脱最弱者处境,应该十分困难。眼下与我们交好,也并不是为了重回苏联时代,而是就如普京所讲,希望创造当代的俄罗斯民族复兴,同时打破美国单极秩序的压迫,这就是俄罗斯的终极目标。

  冷战结束后,我们长年位居三国中的次强地位,无意挑战美国统治地位,并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对外布局,首重中美关系稳定,强调与西方国家的往来合作。换言之,我们是三国之中最没有野心的次弱一方。

  但我们不同于以往所有的次强者的一点是:那便是身为全球两强之一,我们的经济成长、市场优势、技术突破,已大幅改写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发展格局,且已经严重冲击持续百年的西方优越意识和丛林体系。当年苏联经济巅峰时期,其GDP也只占美国的4成。但中国如今已达美国的八成左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经济增长引擎,且在越来越多领域的成就已超越美国,给与时间,中国超赶美国,成为领先者并不遥远。

  在军事层面以印太战略为核心,积极动员诸如日本、印度等中国周边国家,成立四方安全对话、澳英美同盟(AUKUS),同时推动武装台湾成为“豪猪”;在经济层面,打造诸如印太经济框架等排除中国的区域机制,布局半导体与供应链战场,希望降低中国的市场、产业链与技术优势;在舆论层面,从民族人权到近期的气球监控、军援俄罗斯等,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目的就是干扰他国与我们的正常的实质往来。

  情势如此发展,中国已无法再做“没有野心的副职”,围绕我们数十年的和平外部发展环境已不复存在,美国的与我们的矛盾短期内不可调解,脱钩与冲突的风险必然加大。面对美国裹挟各方发起对华围堵、步步进逼,我们已着手调整战略:提升中俄关系层级,让中国的大国关系不再被中美关系独占,同时主动进取多边关系,例如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

  换言之,中俄交好不仅有传统中美俄三国志的推动,更是中国面对时代变局,整体战略调整的一步。3月7日外交部长便在记者会上如此表述,“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其中的多极化一词,便是我们推动中俄关系前进的终极目标,也就是瓦解美国单极霸权。

  纵观当今国际局势,各方的终极目标都已明晰:美国希望消除中俄的强国潜力,以确保自己的单极霸权能永远持续;中俄则有意推动多极化秩序到来,因为美国霸权的瓦解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但此次博弈与冷战时代不同,过去的美苏是在世界市场分割的环境下争霸,如今的中美却是在世界市场统一、双方经济高度融合的环境下斗争。壁垒分明、战线统一的阵营对峙极难重现,斗争所涉场域也相对复杂破碎,形式也会更趋斗而不破、往持久战方向迈进。

  故从长远视角看,中国俄罗斯交好,也同样需要较好其他国家,要视情境与战线需要,团结所有可团结对象,特别是现在被美国损害的欧洲国家以及未来有可能背刺美国的日本。

  正因如此,我们屡屡强调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的就是避免自己的多极化布局被中俄同盟关系过度影响,即便两国早已是只做未说的准盟友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态势大致底定,究其根源,三国志已经给了答案:魏强而凌吴蜀。早在北约第一次东扩、休克疗法劫掠俄罗斯、渗入前苏联国家时,便已为今日发展埋下种子。不论未来美国如何反对,俄乌战又以何种形式结束,中俄关系都将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以及多极化布局的关键要角。我们要实施的是以多极化为名的持久战,实现世界文明百花齐放的繁荣。美国拖不起!